欢迎访问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教育名站
  •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 现代家庭教育网
  • 中小学生作文网
  • 世界儿童文学网
  • 学习力教育中心
  • 学习力教育智库
  • 幸福教育网
  • 家长学院
  • 高考季
  • 关于我们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遇见天赋 预见未来 让天赋引领孩子从优秀走向卓越

栏目导航
  • 关于我们
  • 教育新闻
    • 国内教育动态
    • 国际教育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天赋教育
    • 天赋教育知识
    • 天赋教育研究
    • 天赋教育课程
    • 天赋测评素质测评
  • 学习力教育
    • 学习心智
    • 学习动力
    • 学习习惯
    • 学习意志
    • 学习管理
    • 学习方法
    • 学习力教育基础知识
    • 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专题
  • 家庭教育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现代家庭文化建设
    •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室
    • 教育思考
  • 教育前沿
    • 教育研究
    • 教育百科
    • 教育名家
    • 艺术教育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诗词歌赋赏析
    • 文史长廊
    • 生活百科
  • 首页
  • 新闻
    • 国内教育动态
    • 国际教育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天赋教育
    • 天赋教育知识
    • 天赋教育研究
    • 天赋教育课程
    • 天赋测评素质测评
  • 学习力教育
    • 学习心智
    • 学习动力
    • 学习习惯
    • 学习意志
    • 学习管理
    • 学习方法
    • 学习力教育基础知识
    • 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专题
  • 家庭教育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现代家庭文化建设
    •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室
    • 教育思考
  • 教育前沿
    • 教育研究
    • 教育百科
    • 教育名家
    • 艺术教育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诗词歌赋赏析
    • 文史长廊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知识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家长课堂】慎用物质奖励:用错了奖励就白奖励了


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编者注:很多家长都喜欢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可事实上使用物质奖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作用大,用得不好还起反作用。一起来看看孩子的心理,您也许就能知道该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更好了。

  激励孩子是个技术活,那么基本的原则是啥?为什么有的激励会起作用,而有的就没用呢?
  今天的文章,就从心理学上一个很有名的、关于奖励的故事讲起。
  从前有位老人生活中一个娴静的村庄里。老人很喜欢恬静的独处时间。但不知何时起,他家门前的空地开始喧闹起来。空地中央有一块向日葵田地,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拿向日葵玩耍。于是,那里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为此,老人发过火,撵过孩子们,但每每只能得来一时的清静,没过多久,孩子们又聚众嬉闹起来。百般无奈的老人左思右想终于想出来一个好主意。老人把玩耍的孩子们招呼过来,向他们提出一个建议:“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我也很高兴。以后你们每来玩一次,我都给你们每人发一块钱。”
  孩子们听到原本凶巴巴的爷爷突然变得和蔼,都犯晕了,但真的得到一块钱以后,就高兴得不得了,每天都来空地里玩。几天后,老人又向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们,我手头的钱不多了,以后每天只能给每人发五毛钱。”
  这样一来,孩子们都一脸不高兴地说:“五毛钱?我们才不会为那点钱来这里玩呢!”从此以后,孩子们再也没到空地里玩,老人也得以怡然自得地安享晚年。
  为什么孩子们原来在院子里玩得那么开心,可后来再也不来了呢?原因在于,孩子们所获得激励,因为老人的智慧,悄悄发生了转变。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这样的:
  产生激励的途径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激励是指活动本身就能带来满足感和乐趣,所以从内心里产生自觉的主动性的驱动力,驱使我们做出相应的行动。而外部激励则是指外在的奖励(表扬、金钱、荣誉等)促使我们做出被动的行动。外部奖励如果使用得当,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自我完善,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压制人的内部激励。
  心理学家曾对两组喜欢画画的学生进行过研究。一组在画好画以后可以得到一张证书,而另一组却只画画而没有证书。两组孩子都很高兴地画画。不过,几天后当实验者再让两组孩子画画时,第一组孩子明显比没有另一组孩子积极,而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对画画变得更感兴趣了。
  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外部强化压制了内部激励,并把这种现象称为“过度合理化”。过度合理化让孩子的激励由内部转到外部,而那些曾经得到奖励的孩子一旦得不到奖励,他们对画画的兴趣就会降低。
  用这个原理再回头看本文开头那个故事。
  就是因为老人用发钱奖励的方式,成功地将孩子玩耍的内部激励转移到外部激励。然后再对外部激励做了智慧的“技术处理”——孩子本来是因为活动本身有趣才在向日葵园玩的,可是老人给他们钱,就让孩子产生被雇佣的感觉,他们的内部激励被外部强化压制了,而当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时,孩子们就感觉付出和收入不相符,已经没有了再去“陪老人玩”的兴趣。

  有一位父亲,将故事里老人的智慧用在了“制止孩子打游戏”的事情上。当发现孩子喜欢上网游后,他并没有责骂孩子,只是跟孩子说:“嗯,看来游戏也是一种工作,你做得非常认真,我想我必须付给你酬劳才行。”于是,每天看到孩子玩网游时就给他工资,和上述故事中的老人一样,前几天,他给孩子10块钱一天,慢慢减少到5块,再慢慢减少到2块,再后来不给工资了,孩子渐渐地就没有以前玩得那么起劲了。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这个方法和“孙子兵法”里的“欲擒故纵”有点相似?
  当然,现实中也常常有父母因为不懂得,看起来也是在激励孩子,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譬如:孩子本来是喜欢音乐的,父母想要孩子弹得更好,希望他能坚持练习,于是跟孩子说“只要坚持弹一个小时,我就给奖励你一个冰淇淋”,于是,孩子内心对弹琴的喜欢就会转移到物质奖励上,渐渐地,说不清楚是真正喜欢钢琴,还是喜欢冰淇淋的奖励了。如果哪天没有冰淇淋的奖励,孩子对弹琴说不定就没有那么大兴趣了。这样,孩子内心对钢琴的兴趣就不那么纯粹了,热情也降低了。

  想要确保有效奖励,父母们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父母的激励,最好与孩子的自我评价和预期一致
  比如上面我们所列举的那个孩子,他本来就喜欢弹钢琴,孩子对钢琴的兴趣、热爱以及投入本身,本是应该得到肯定和激励的,但父母的激励做法却是“只要你坚持弹一个小时琴,就给你买……”,完全和孩子弹得好坏没有关系。这样,这个孩子就极有可能变成我们上面分析的,对钢琴的兴趣反倒逐渐被“激励”削弱了。
  还比如一个孩子不喜欢弹琴,琴也弹得差强人意,但是为了让孩子坚持练习,父母采用表扬的方式,说“弹得真好啊,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只要坚持练习,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钢琴家。”这个脱离实际的评价和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不相符,对孩子同样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觉得是个心理负担。
  因为心理学家门研究发现:每个人对自己的表现都有一个自我评价,如果奖励和自我评价相符,那就会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奖励与自我评价和心理预期不相符,那么就可能产生压制内部激励的结果,降低人的热情。
  2.发现孩子对某件事有兴趣,要具体鼓励,而非泛泛表扬
  若孩子很喜欢弹琴,那么在他弹得好、有进步的时候,可以大胆地对他进行夸奖——可以夸他在哪些地方又有了进步,也可以夸他比昨天有了进步,也可以夸他给你美妙的听觉感受等等(具体的夸奖比泛泛的夸奖更能显出你的真诚)。
  当你的夸奖正好和他的自身感受相一致时,他自然会接受,那么这时候的夸奖就不会压制他的内部激励,反而会将让他的激励升温,驱动他继续练琴,弹得更好。
  3.慎用物质奖励,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出色,并期待相应的物质奖励时,尽力满足他们吧
  比如,若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想要吃冰淇淋来犒劳一下自己,那么就给他奖励一个冰激淋吧,不用担心偶尔的冰淇淋奖励会压制孩子将内心对弹琴的喜爱。
  当他表现出色时,他心里会期待和表现相匹配的奖励,这时候如果不能满足,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感觉,感到自己不被爱,叛逆期的孩子甚至会以不继续弹琴来抗议。这里说的冰淇淋的奖励只是举个例子,也可以是言语上的夸奖,或者其他的物质奖励。
  可如果孩子哪天累了,或者情绪不好,不想弹琴,可千万别用“坚持一个小时,可以吃一个冰淇淋”的奖励方式,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被理解的心理压力。
  如果孩子并不喜欢弹琴,或者表现并不好,那么并不是奖励越多就越能改变孩子的态度。这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琢磨用哪种奖励的方式,逼着孩子坚持练习弹琴,而是帮孩子找到问题的根结:是遇到了困难需要调整,还是另有其他喜好,从而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支持,陪伴孩子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上一篇: 动画片并非一无是处 重点在家长引导

下一篇: 警惕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标签:

家长课堂 慎用 物质奖励 用错了 奖励 白奖励  百科知识  农业百科  中国教育新闻  余建祥  孩子  (一)发展历程  文史长廊  教育  家长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中国  (一)新中国成立前  如何  学习  教育家  家庭教育  学生  (二)新中国成立后  学习力 


 【相关文章】

    心理虐待:轻视,忽视,重视

    2017年高考状元大数据:什么样的家庭盛产学霸?

    疫情下开学之前学生家长需做哪些准备?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大黄金教育法则

    早教知识: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好处?

    学生可能真的从来没有学会过!请警惕“脆弱知识综合症”(老师家长必读)

    开学啦,为孩子准备好3个本子,学习成绩提升会很快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厨房教育,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连接支点

    研究表明:这8类孩子,是天生的爱因斯坦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最新内容

  • 心理虐待:轻视,忽视,重视
  • 2017年高考状元大数据:什么样的家庭
  • 疫情下开学之前学生家长需做哪些准
  •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大黄金教育法则
  • 早教知识: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何
  • 学生可能真的从来没有学会过!请警惕
  • 开学啦,为孩子准备好3个本子,学习成
  •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
  • 厨房教育,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连接支
  • 研究表明:这8类孩子,是天生的爱因斯
  • 推荐内容

  • 教育女孩子七种方法不可取:毁掉女孩
  • 爸爸必读:男孩爸爸必须知道的10个秘
  • 大数据揭秘男孩教养的5个禁区
  • 男孩与女孩教育的区别
  • 【家长课堂】慎用物质奖励:用错了奖
  • 警惕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 家长课堂:成为优秀家长的10大先决条
  • 美国教育专家支招:只需10天,搞定叛逆
  • 盘点当下家庭教育的五大盲点
  • 名家教子:“无为而治”的父亲教出杨
  • 热点内容

  • 心理虐待:轻视,忽视,重视
  • 家长课堂:孩子的这六个症状跟你一模
  • 家长课堂:99%的孩子在忍受的7个痛苦
  • 名家教子:“无为而治”的父亲教出杨
  • 开学第一课——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的
  • 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高考状元
  • 专家指导:家庭教育中的7个大于号
  • 家长如何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
  • 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
  • 如何安排暑假学习计划
  • 猜你喜欢

  • 少年成长,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 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
  • 学生可能真的从来没有学会过!请警惕
  • 厨房教育,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连接支
  • 余建祥:家庭教育的有效期和界限
  • 家长课堂:七种父亲会给孩子坏影响
  • 5点关于语言暴力的基本常识,你还忍
  • 余建祥:教育最大的风险,是父母低层次
  • 家庭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
  • 家庭性教育:妈妈对男孩性教育的三个
  • 友情链接

    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油画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民俗文化网  刺绣文化网  VI设计知识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旅游风景名胜网  城市品牌建设网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网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世界童话故事网  余建祥工作室  思维训练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中国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中国书画网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作文评论  天赋车站  西湖风景文化  艺术起点  艺术收藏投资  中华武术网  收藏证书查询网  广告设计知识  教育趋势研究  八卦晚报  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民间故事网  珠宝文化网  文玩收藏投资  宝岛期刊  教育百科  致富经  时尚休闲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  贝壳书画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梦想方程式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国学文化网  成语辞典  健康百科  世界民间故事网  清风传播  幸福智库  学习力训练知识网  世界休闲文化网  戏曲文化网  茶艺文化网 
    Copyright © tfxh.cn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版权所有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遇见天赋 预见未来
    首页
    天赋教育
    学习力教育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