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教育名站
  •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 现代家庭教育网
  • 中小学生作文网
  • 世界儿童文学网
  • 学习力教育中心
  • 学习力教育智库
  • 幸福教育网
  • 家长学院
  • 高考季
  • 关于我们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遇见天赋 预见未来 让天赋引领孩子从优秀走向卓越

栏目导航
  • 关于我们
  • 教育新闻
    • 国内教育动态
    • 国际教育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天赋教育
    • 天赋教育知识
    • 天赋教育研究
    • 天赋教育课程
    • 天赋测评素质测评
  • 学习力教育
    • 学习心智
    • 学习动力
    • 学习习惯
    • 学习意志
    • 学习管理
    • 学习方法
    • 学习力教育基础知识
    • 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专题
  • 家庭教育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现代家庭文化建设
    •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室
    • 教育思考
  • 教育前沿
    • 教育研究
    • 教育百科
    • 教育名家
    • 艺术教育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诗词歌赋赏析
    • 文史长廊
    • 生活百科
  • 首页
  • 新闻
    • 国内教育动态
    • 国际教育动态
    • 文化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 天赋教育
    • 天赋教育知识
    • 天赋教育研究
    • 天赋教育课程
    • 天赋测评素质测评
  • 学习力教育
    • 学习心智
    • 学习动力
    • 学习习惯
    • 学习意志
    • 学习管理
    • 学习方法
    • 学习力教育基础知识
    • 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专题
  • 家庭教育
    •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 现代家庭文化建设
    •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 教育观察
    • 教育观察室
    • 教育思考
  • 教育前沿
    • 教育研究
    • 教育百科
    • 教育名家
    • 艺术教育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诗词歌赋赏析
    • 文史长廊
    • 生活百科
    • 其他百科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元宵节三宝


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平凉庄浪,作为一个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庄浪人的爱生活、会耍闹,在远近都是出了名的。在庄浪,要把元宵节的全套仪程过一遍,必须得眼明手快、手脚麻利。单说这天的节目,各地有的庄浪几乎都有:耍社火、捏面灯盏、糊灯笼、放天灯、划旱船、舞龙舞狮子、赏花灯猜灯谜……这么多节目集于一日,沉浸其中,要想过好庄浪元宵节,抓住三大件就成。

  荞面灯盏

  十五的灯盏十四做。

  正月十四一大早,庄浪人喜欢烫半盆子苦荞面,置于锅灶温热处,捂到晌午前后,有点甜味儿出来,这就开始捏灯盏。最常见的灯盏样式是莲花灯。在做成灯盏形状的面坯上,剪出一圈一圈精致的花瓣儿。不管远观还是细看,确实很像观音大士的千层莲花宝座。主妇的手再巧点儿,还要捏生肖灯。给属鼠的捏一只小老鼠抱着的灯盏,给属牛的来盏猛牛驮灯……灯盏一一捏好后,上蒸笼蒸熟。

  十五晚饭后,华灯初上,人们就开始点面灯盏。灯芯一般用棉花缠火柴梗而成,浸透清油的灯芯一点,呼啦啦就亮。把点给家神的灯盏敬奉在神位前,门神的端端正正放在大门的门肩或门簪上,牲畜的给端到牛棚驴圈的窗台上。家人们的灯盏整整齐齐排成阵仗,照得整个屋子红红火火。十五的灯盏一亮,寓意接下来的这一年,心亮清,人亮堂,精气神儿足。棉花灯芯最易结灯花,一盏盏灯结出大大小小的灯花儿来:念书娃娃的灯花儿大,那是要考第一名的;做生意的灯花儿大,要发大财;老年人的灯花儿大,肯定能延年益寿……

  大门口的灯盏一放上去就被村里的孩子拿走了,谁在十五这晚“摸”的灯盏多,这年更是会过得红红火火的。

  耍社火

  十五这天,庄浪最有名、规模最大的是朱店镇的社火。朱店镇在省道304线上,交通十分便利,十里八乡的社火队都爱来凑热闹。白天的社火以庄浪特色的“高台”为主,囊括了跑摊子(装扮整出古戏文或神仙族谱的、靠步行的社火)、秧歌队、马社火(演员都骑在马上)、高跷、舞狮、架架雏(一个大人肩上站一个小孩)等门类齐全的社火。有一年元宵节,我一早要去秦安高铁站,因为牢记“朱家店子耍十五”这件大事,提前两个小时出发,结果还是慢了点,被堵在了路上。幸亏司机技术高,路熟,另辟蹊径,在社火队和大街小巷之间来回穿梭,早早到达高铁站,还把满街道的社火看了个十之八九,很是热闹。

  在远离朱店镇的大小山村里,有花花绿绿的跑摊子,在黄褐色的或积雪的洁白山峦间奔跑着,把欢乐和吉祥送给相邻的几个村庄。再远点儿,平凉城、天水市里的元宵社火也正耍得热闹,但庄浪人几乎没有专程去看的。他们赶着看了村口的、镇上的社火后就早早做饭待客,早早吃了晚饭好点灯盏。点了灯盏就穿得暖暖和和去看夜社火。

  “夜社火”也称“夜故事”或“地摊”,庄浪县人习惯叫“摊子戏”。“夜社火”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二月二收场,也有演至清明节的,其内容有跑旱船、唱小曲、笑摊、快板、戏曲、舞狮子等。摊子戏,顾名思义,是以天地为戏台。在平整、宽敞的地方当空拉一根绳子,高高挂几盏大红灯笼,观众自带小板凳儿围一个圆圈。入场和出场时观众自觉闪出一个夹道,演员们踩着鼓点、踏着舞步鱼贯而出或鱼贯而入。歌手一人一根响鞭(也有叫霸王鞭的),在肩头、腿脚处拍打出整齐划一的节奏,给自己伴奏。伴舞的叫“载旦”,高髻广袖,如同年画上的仙女。娃娃们最喜欢的还是划旱船、舞狮子。不过这些得等到夜深,曲儿唱过,演员们吃过奠台的暖锅子、大馍馍,娃娃们靠在大人怀里迷迷瞪瞪着,场子相对宽敞、安静时上演。

  打灯笼

  元宵节前几天,广场、超市到处都要卖花灯笼,花不多的钱就能买一个。这样的小灯笼做工精致还不怕风吹,不怕烧着。花样繁多,无奇不有,有会叫的、会动的、会变色变形的……过去,可没有这样高科技高颜值零危险的元宵节花灯。

  我们小时候,要打灯笼得靠家里大人或自己的双手糊。即使最简单的一个四方形灯笼,那也没有完全一样的。最洋气的灯笼要数走马灯,能挑这灯的娃,家里不是做木匠的就是装裱字画的。我娘是个做衣服的裁缝,但从来没空儿给我们做灯笼。看我们糊的灯笼实在丢她的脸时,会给我们一角钱,买只西瓜灯。西瓜灯也是纸做的,里面装一只小小的红烛,轻巧又好看,但得谨防燃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下一篇: 正月十五闹元宵


  标签:

元宵节 三宝  百科知识  农业百科  中国教育新闻  余建祥  孩子  (一)发展历程  文史长廊  教育  家长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中国  (一)新中国成立前  如何  学习  教育家  家庭教育  学生  (二)新中国成立后  学习力 


 【相关文章】

    这份简册露了汉代河西百姓过日子的底

    郭沫若与武威汉简研究

    敦煌悬泉置遗址建“展示中心”:千年古驿站探现代传承

    巍山古城“车马慢”

    甘肃名胜景观联

    “天下第一简”,如何架起中外交流之桥?

    丝路风——莫高窟

    敦煌遗书:用有限空间讲述无限的敦煌

    点石成色 溢彩千年 ——浅谈敦煌壁画的石色妙用

    赵晓星:“云上藏经洞”牵引东西方交流互鉴着力点在哪?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最新内容

  • 这份简册露了汉代河西百姓过日子的
  • 郭沫若与武威汉简研究
  • 敦煌悬泉置遗址建“展示中心”:千年
  • 巍山古城“车马慢”
  • 甘肃名胜景观联
  • “天下第一简”,如何架起中外交流之
  • 丝路风——莫高窟
  • 敦煌遗书:用有限空间讲述无限的敦煌
  • 点石成色 溢彩千年 ——浅谈敦煌壁
  • 赵晓星:“云上藏经洞”牵引东西方交
  • 推荐内容

  • 语文老师应保护和开发孩子对传统文
  • 李铁:重拾传统的人文精神价值
  • 开封道教圣地的历史文化传承
  •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家族企业
  • 熟记纵横九百字,略知华夏五千年
  • “中”是华夏民族的思想灵魂和创世
  •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 中国端午文化的发源与继承
  • 100个中华历史成语经典故事
  • 中华传统文化的由来
  • 热点内容

  • 中国端午文化的发源与继承
  • 100个中华历史成语经典故事
  • 中华传统文化的由来
  •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 熟记纵横九百字,略知华夏五千年
  • “中”是华夏民族的思想灵魂和创世
  • 开封道教圣地的历史文化传承
  •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家族企业
  • 前门商圈 用现代形式经营传统文化
  • 龙舟竞渡中的闽台传统文化渊源
  • 猜你喜欢

  • 关于《永乐大典》的知识点
  • 璀璨夺目的天水历史文化
  • 探寻千年历史文脉 丝路盛景犹在眼
  • 突破禁锢的传统文化才能回归人的教
  • 榆中过年的习俗
  • “传统文化”更需知者传承
  • 甘肃:62岁老人建乡村记忆博物馆 500
  • 古代“高考”考场是怎样的
  •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家族企业
  • 不能当“文化问题上的啃老族”
  • 友情链接

    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油画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民俗文化网  刺绣文化网  VI设计知识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旅游风景名胜网  城市品牌建设网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网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世界童话故事网  余建祥工作室  思维训练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中国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中国书画网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作文评论  天赋车站  西湖风景文化  艺术起点  艺术收藏投资  中华武术网  收藏证书查询网  广告设计知识  教育趋势研究  八卦晚报  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民间故事网  珠宝文化网  文玩收藏投资  宝岛期刊  教育百科  致富经  时尚休闲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  贝壳书画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梦想方程式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国学文化网  成语辞典  健康百科  世界民间故事网  清风传播  幸福智库  学习力训练知识网  世界休闲文化网  戏曲文化网  茶艺文化网 
    Copyright © tfxh.cn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版权所有
    天赋教育前沿(天赋邂逅) 遇见天赋 预见未来
    首页
    天赋教育
    学习力教育
    家庭教育